背着房子去旅行|四段式看展指引,广东省博物馆新展推介
广东省博物馆有一个新展,
很惊艳开始了……
地点:广东省博物馆 三楼展厅一
(广州市天河区 珠江新城 花城广场 内)
时间:2017年5月1日——8月27日 (周一闭馆)
展题:背着房子去旅行
看海报时,瞬间被吸引了。
蜗牛呀,孩子们的大爱!
牵着孩子去旅行,就好比牵着蜗牛走路呀!
这是一个漂亮贝壳的展览!
带孩子看展览,你属于那个段位呢?
以下分级,仅作为参考哦!
看展入门段:视觉盛宴
策展人从“房子”这个角度,引入“贝类”这个大自然的建筑师——深谙螺旋、对称、黄金分割的审美之道;展出的贝壳,堪比极其精细的工艺品;建筑风格多姿多样……
小小展厅内,密密麻麻宝贝。
展览按类别分类,每个贝壳附有名称、文字说明、简介。整体布局舒服,展柜设计好,还设有放大镜的展区,孩子可以“一座一座房子”慢慢看。
展览的最后部分,是贝类衍生品,这些华丽变成的装饰品和日用品,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。
利用天然材料,巧妙的工艺、美观实用的设计,都是精致绝伦之作,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,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。
看展初阶段:展品、文字一一对照看
大门口,一个问题能引起孩子的思考:
展厅里,图文并茂抛出“软体动物”的定义和分类。
大多数软体动物都有壳,或者至少有一个退化的残余壳。根据特征,软体动物可分成三类:腹足动物(单壳类)、双壳类(两片壳)和头足类(无外壳)
容易混乱:软体动物简称贝类,但不是甲壳动物哦。甲壳动物指虾、蟹等。
软体动物特征:是三胚层、两侧对称,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。身体柔软不分节;背部皮肤呈皱褶状,向身体的腹部延伸形成外套膜。
秒懂:乌贼、鱿鱼和蜗牛其实是表亲,都属于软体动物。乌贼的壳在身体的内部,鱿鱼的壳已经全部退化了。
根据这些特征,毛毛虫、蚯蚓、水母就排除在软体动物范畴了。
这个展览值得赞地方之一:具有很强的科普作用。
它不是简单的材料收集和整理,而是承担了自然教育的课堂职能。图文加展品,用简单的文字,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是展览内容的主线,有趣的“知识点”是枯燥学科里的点睛之笔。
现场文字和图片内容,值得花时间安静并慢慢来研究。
看展粉丝段:跟着导览走,追着讲解员发问
运气实在太好,第一次看这个展览时,偶遇策展人为讲解员做专业讲解。我便一路尾随,一边听,一边看,一边学习。分享几个特别深刻和有趣的看点。
龙宫翁戎螺
壳上有一个长长的条形缺口,是什么呢?
请注意,这不是损坏,而是排泄孔,是翁戎螺的特殊特征。
唐冠螺
唐冠螺与万宝螺、凤尾螺和鹦鹉螺并称世界四大名螺,是大型海螺之一。
由于壳口狭长,内、外层都扩张为帽缘状,使整个螺体的外形就像《西游记》里唐僧所戴的帽子,所以又被称为“唐冠螺”。
而内部像房间一样的分隔,又是什么呢?
以下是鹦鹉螺内部结构:
其实螺只生活在最外最宽敞的房间里,随着螺身体不断生长,原来居住的房间容纳不下外套膜便分泌碳酸钙和蛋白质构建隔板,在隔板外再建造新的房间,各房间之间以气管相连,并借助各个房间内输送气体来控制自身在海水中上升和下降。
潜水艇就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的,所以世界上第一艘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。
观察右旋还是左旋?发现什么?
单壳类螺,有左旋右旋之分,所谓“旋”是指螺尖的螺丝纹,顺时针方向的纹称右旋螺;逆时针方向的纹称。海螺的旋纹方向与海波、阳光等有关,多数为右旋,左旋的极少,故而也十分珍贵。
现场逐一观察,能否找出左旋的螺?
船艄
壳呈船帆型,薄而左右对称,壳为雌性腕足分泌物制成的卵盒。可以和孩子讨论:把船艄比如成鸡蛋壳、子宫不知道合适否?
由于船艄薄而脆,收集两个这么完整的船艄很难得,价值不菲。
印度圣螺
作为佛教中的圣器,并洁白的颜色比较少有,受到宗教人士的追捧,价格昂贵。
有装饰的法螺
大型体层的雌性螺壳也可当乐器,贝壳硕大,磨去壳顶,吹之有声,可做号角用。在佛教密宗之中,是灌顶所必须的法器之一。通常有装饰的用作寺院和庙宇布道昭示的法器;没有装饰的作为祭祀之用。
坊间有说法:把海螺放在耳边能听到海浪声!
现场提供可触摸的螺,可以和孩子一起体会。然后,一起探讨其中奥妙之处?
边缘上的小孔,是什么呢?
鲍螺科的动物,在壳上有数个呼吸小孔。壳内面有珍珠光泽,中央有肌痕。(一定要在不同角度来观察)
缀壳螺
讨论:它是为了伪装保护自己?还是为了显示自己乖巧和美丽?还是为了吓唬水中"天敌"?为什么能做到如此近乎完美呢?
砗磲
世界上最大无脊椎动物之一,最老的砗磲和一条海豚差不多重。卡通片里,常有打开贝壳出现一个神仙的情节,那贝壳就是砗磲了。
而砗磲壳很厚,内壳为白色而光润,外壳呈黄褐色,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,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。在佛教界中,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的砗磲,深受信徒们喜爱。
……
馆内展出一千七百多个贝壳,千姿百态、眼花缭乱。然而,听着导览讲着故事,眼前的贝壳变得立体、生动起来。
延伸深化段:看展览,打开一扇窗户
看展览是……
消闲的日常活动;
提高鉴赏力、滋养心灵的选择;
教育的手段;
亲子关系的桥梁;
深度学习、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户……
阅读:百科类
1、《DK儿童自然大百科》和《DK儿童动物百科全书》都是我非常推荐的百科书,甚至是认为每个孩子必备的参考书。DK公司的出品,一直都是质量的保证。
同属百科书,这两本区别在那里?
动物百科,从基本的入门、分类、各类别代表、栖息地、地理分布、相对人类关于、保护状况来介绍动物情况,是全面和综合的基础读物。
自然百科,介绍动物群和植物群,以生命起源开始,介绍生物是怎样生活、怎样适应环境、五大生物圈,以及在每一章节中有代表性动物的详细介绍。我定义为:近阶版读物!
2、《小蜗牛自然图画书》此书曾多次获奖,是策展人的推荐读物!
《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》是台湾自然文学作家的点睛之作,他为孩子描绘一则则日常生活中人和自然互动的故事,情节动人,文学、艺术、科学融合在一起,是美学和认识的深度读物。
黄崑谋,台湾 台东人。
其作品最大特点:从人文情怀出发去观察大自然,又以动物学科专业视觉去讲述蜗牛的生态特点。
书评:在生活中观看,在情意中学习,透过文学的润泽,柔软知识的传递。
3、关于图谱
《贝壳观察图鉴》:如果孩子对这个话题实在喜欢,建议家长购入《贝壳 观察图鉴》。我家孩子五六岁时非常喜欢蜗牛,有一次逛书店自己选购这本图谱。正是这本书,让孩子的兴趣点转变成有趣的学习,从蜗牛开始,逐渐也关注软体动物,继而喜欢看更全面的百科全书……
《彩图动物百科》:从内容上看,这套彩图百科没有出彩的地方。我查了查,也发现这套书已经没有再版。
延伸:读本类
《自然史 动物王国》布封
布封,十八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,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,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《自然史》,其中《松鼠》和《马》都入选为中小学课文内容。达尔文评价他: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”,这成为《物种起源》导言。
对我而言,读布封的作品感觉轻松并有趣,不会被专业、枯燥的名词挫败。即使八九岁的孩子,也可以慢慢读下去。
《海底两万里》
这是一个科幻小说,讲述鹦鹉螺号潜艇潜入海底、环游世界的故事。故事发生在1866年,从一只独角鲸的大怪物出现讲起,对孩子来说是一本充满刺激的探索故事。故事中大量科学、海底地理、海底动植物的知识,适合学龄儿童独立阅读。
延伸:绘本
《海底的秘密》
这是一本无字书,一百人看有一百不同的感受。适合任何年龄的孩子,特别喜欢以贝壳作为房子的一页,非常符合展览的主题。
《蜗牛慢吞吞》
周宗伟撰文,朱赢椿绘图。
蜗牛的慢和柔弱,常被比拟成孩子,却不知在躁动、快速的时代下,缓慢是一种选择,可以让我们慢慢去体会生活原本的意思,可以让我们享受岁月静好的状态,可以在慢的方式里发现生命的真谛。
这是关于蜗牛一身最唯美的表达!
家长读本:《贝壳的自然史》
家长有兴趣,推荐读这本比较专业也有趣的书。
《贝壳的自然史》是普林斯顿科学文库选取的作品,作者以贝壳入手,把贝壳和现代建筑美学结果在一起来讲述。他以洞察人类自身和动物的生活和年代,谈历史、自然和人类的关系。非常推荐!
有电子版!
音频推荐
短视频推荐
搜索“扇贝飞行”“大扇贝,我们走”“芋螺捕食”“鸡心螺 小鱼”能找到几分钟的短视频,通过视频来感受动物的动态。
纪录片推荐:《软体动物的秘密世界》
分成上下集的这套纪录片,非常值得看完再看。孩子认知,从抽象到实物,又从实物到抽象,是相互作用的过程。
生活中,怎延伸?
带孩子到菜市场一次,让孩子好好观察作为美食的贝类。哪些双壳?哪些单壳?右旋还是作喧?还有哪些最好吃?
一起收集一些贝壳,逐一找到它们属性和名字,也可以动手画画贝壳。
有机会去沙滩,一起享受大自然……
我问孩子:为什么喜欢看展览?
孩子说:因为好玩。
是的,带着好玩的心去启蒙,用轻松的形式陪伴着走入万千世界,一起花时间去寻找喜欢的细节……这个过程,孩子必定享受在逛展览之中。
愿大家,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展览!